一个多月后……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May 11, 2011 4月3号匆匆结束了《夜行动物》的演出,4月4号就赶赶地来到怡保做准备,4月7号则正式开拍这部我人生第一次参与的电影制作《大英雄·小男人》,一直到5月9号凌晨4点才结束整个拍摄过程,现在还在收景,很快就会结束所有了。 过去的一个月里,经历了很多,看见了很多,也感受了很多,多到我想,我可以以论文的方式来撰写所有的经历与感受,当然,我不是那么勤劳的人,所以,还是选择沉默吧! 第一次,我真的很想念我的故乡——吉隆坡。回去后,未必人事全非,但一定有别从前。 我最想做的,还是回去好好抱抱我妈妈……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Comments
《那些愛情的關於》之二—— 那些虛擬而無能為力的擁抱 May 07, 2017 # 胡扯小說 # 正式第二篇 # 偽文青的出擊 // # 那些愛情的關於 ——之二 # 那些虛擬而無能為力的擁抱 很多很多的時候,我總覺得我生錯年代(還有性別)。 如果身體是男性,我或許該生在古時希臘; 假若身體為女性,我就該生在武則天的唐朝。 也有可能,我都經歷過了,所以這一生來到了這個時代(這個標榜先進快速的年代)。 以前古人要寫信或者帶話要花幾個月時間,沒有手機、交通不便這些落後落伍的標籤自然是主因,所以能夠令人寫信或傳話的人必定是重要的人,資源太少、時間太少,當然不會浪費在無謂人身上;如今,我們資源多了、時間多了,卻全浪費在無謂人身上了。 因為我們一個不小心,就讓別人成為無謂人或成為別人的無謂人了。 好奇古人是怎麼看待“來得快去得快”這概念呢? 或者在他們的觀念裡,有這個概念嗎? 他們被教導等待,春天播種秋天收割,再等過漫漫冬日,又再播種等待收成。 等待是他們的姿態,但在這個現代,我們一秒也等不了。 因為,我們知道,與古人不同,在這個現代,當一個人讓你等,代表你真的很不重要。 所以,已讀不回很心碎,過了一天還收不到回复,關係就完了。 有句網絡用語好像是那麼說的: “如果一直信息不回,如果一直撥打不通,如果一直邀約不見,就轉身離開吧~ 別把自己活得那麼卑微。” 我不是很贊同去把自己擺放得那麼尊貴,也不認為去做那個想要見對方、想要跟對方說話聊天的一方是那麼卑微可憐,可是當被自己想珍視的人所忽略時,又的確好沮喪;可是,就因為這樣,我們就要轉身離開了嗎? 如果放下可以那麼容易的話,當初拿起時就必定簡單;可怎麼我們好像都很容易提起,卻放下得那麼複雜? 很多人埋怨,科技的便利讓人與人之間的空隙冷漠;因為太垂手可得,就反而不重視,這不是自古以來的人性嗎?這麼多年來,我們一直發展的是經濟、科技,但人性這一塊卻還是沒有進化過,難道不是千古爭論嗎?在發展科技便利的時候,大家都沒想過這一點嗎? 還是,其實是我們允許了這樣的冷漠以換取我們現在生活上的便利與高效? 在與人以電子產品聊天時,我極少寫上“擁抱(hug)”。 我會用emoji來送飛吻、表達我的面部情緒反應,但唯獨“擁抱”,我用得特別彆扭。 人類的身體語言裡,“擁抱”是最矛盾的。 身體與身體、心與... Read more
時間論 April 25, 2016 時間一直一直地流逝。 以前,我認為時間並沒有流逝,只是一直一直地累積下去,就好比那常年累月滋長在熱帶叢林的攀藤,曲曲長長蔓延在挺直的巨樹身上,直到看不見樹身,卻見種種歲月痕跡。 我還是這樣認為,時間沒有流逝而是累積了。 人的體驗何嘗不是如此? 遇到的每一個人,如同品嚐不同的酒,有人讓你心醉,就有人頭昏;有人讓你眼花,就有人讓你腳亂。牽一蕾而引全身,品一味而觸全覺,人就是這樣才得以飽餐全宴,皆不疏漏。 只是…… 在嘗盡人生百態後,誰還能保有當初的赤子之心? 不知何年何月起,有沒有發現自己已不再問“為什麼”了? 不再問為什麼世界待你不公;因為有人告訴你:別問世界給了你什麼,要問你能給世界什麼。 不再問為什麼心愛的他或她不喜歡你;因為有人告訴你:感情不能夠勉強,勉強沒幸福。 不再問為什麼好人沒好報,惡人沒惡報;因為有人告訴你:只有錢和權才是王道。 於是,為了貢獻世界,你獻出自己。 於是,為了成全愛情,你犧牲自己。 於是,為了順應社規,你背叛自己。 在各種奉獻、犧牲與背叛裡,才終於學會累積一生的藤蔓,去把自己在那險惡重重的叢林裡隱藏起來。 可是,你生錯了時代。 這個時代不是用你那一套來走的。 這是一個張揚的時代。 所有的動作都會被曝光暴晒在炙灼目光下。 你瞬間的念頭全都能被記錄在案。 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愛過的人恨過的渣,都能清楚浮現在世人眼中,被肆意批評斥責謾罵怒吼,當然也會有人說好話的,只是好話永不比壞話來得那麼精彩動人。 我一直認為時間是累積在人身上的攀蔓,而不願相信有過的時間就那樣無情地滅絕至無踪影。 也許,我還是順應時間正一直一直地流逝…… 會比較實際,對吧? Read more
《致墨綠先生的三十六封信》- 第柒封:到此為止 II November 16, 2016 親愛的墨綠先生, 還記得亥君嗎?在第二封信時,他是我的主角。 說來慚愧,那時信誓旦旦地說與他“到此為止”,結果還是敗在“各取所需”的前提下,而繼續各取所需的關係裡。 雖然慚愧,但其實沒什麼想要去反省。 反省這回事,是當我們真心覺察自己或許真的錯了才會去做的事情(所以反省不是什麼主流之輩);本來就不覺得與亥君這一段有什麼錯誤可言,那些口口聲聲說偷情萬惡、出軌該死、姦夫打靶、淫婦砸石的偉大民眾,只能用功利說詞來解說忠貞之好,卻對自己深痛惡絕的偷情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而且還偷偷嚮往;這樣的價值觀不是我所追求,自然別指望我會當作一回事來處理了。 在亥君的訓練下,我已經不再煩他了。 不止不煩他,誰都不想煩了。 於是,某一天,就跟他說,我不想再跟你做了。 其實,這個“不想再跟他做”的念頭不算是即興演出。在我腦海裡已經搬演了無數次,可是礙於對性慾的某種執念,令我放棄不了他這個性愛人偶。 性愛人偶之詞,是我說的。 在某一次與亥君的吵架中,我忿氣地自虧為他的性愛人偶而已,因為他只想跟我做,而不想付出任何一絲愛意在我心裡。 日復一日後的結果是我也把他當作性愛人偶了。 然後,我就膩了。(由此可見,我沒有戀物癖,雖然我認為萬物皆有靈) 我對我們千篇一律的性行為過程興致缺缺,我對等待他的空檔時間毫無耐性,最重要的是,我不再想念他了。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想念他了呢? 我居然一點記憶也沒有了,只知道有一天突然就把多年的猶豫不決給實行出來了。 他一開始說無所謂,卻開始增加了找我的次數;出於慣性,我還是照樣赴約,照樣是隱秘無人的空檔時間與空間中見面;他也出於慣性,當我和他再也無法閒話家常後,他就行動了。 我拒絕。一再。一再。一再地拒絕。 他終於知道我不是在說笑了。他不解不明不了,然後我和他的矛盾也終於全都一次展現出來。 亥君與我極度相反的兩個人。 可怕的是我和他的不同不是可以讓我們互補卻是使我們大吵的靈藥。 只要不性交,我和他根本水火不容。 一次, 又鬧得不可開交,他說他無法跟我溝通,揮袖離去。那時,我著實是難過不已,不為失去一個情人,為的是失去了一個朋友而心痛。我總是很天真地認為做不成情人,可以成為朋友;我這種天真想法至今還是持續着,你知道... Read more
Comments
Post a Comment